有用的技术资料,尽在理工酷
帖子 156775 篇,圈子 30 个,昨日新增帖子 1 篇
热门搜索: 智能汽车推荐系统人脸识别机器人毕业设计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问题解析及体系化防控技术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事故分析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原因解析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防控措施 来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资源

中国电力系统可在2035年实现80%零碳排放-伯克利实验室

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电池储能成本的大幅下降,为中国电力行业在实现现有政策目标后,进一步减少排放和降低电力成本创造了新机会。从中国现有的政策推算,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预计将从2020年的34%提升到到2035年的60%。本报告分析了中国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80%时,对成本、可靠性、排放量、公共健康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电力行业对于中国的全经济脱碳至关重要,因此实现2035年非化石能源、无碳排放发电占比达到80%,将助力中国达成2060年碳中和目标。 本报告旨在就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首先,近期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电池储能成本的下降,对于未来15年中国加快这些资源的发展速度和扩大发展规模有哪些影响?其次,在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什么是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203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 本次研究详细模拟了中国电力系统及其对经济、就业和公共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使用最先进的容量扩展与小时级生产调度模型(PLEXOS)进行电力分析。模型基于对中国电力系统的详细表述,包括每小时省级负荷、跨省和跨区域输电约束、区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概况以及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成本的最新(2021年)预测。电力需求预测基于清华大学2020年发表的《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中提出的1.5°C情景,体现了为实现全球温升1.5°C目标中国电力需求可能发生的预期变化。 本报告分析了两个主要情景,分别是:现有政策情景,在该情景下,年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部署仅限于政府当前制定的目标;清洁能源情景,在该情景下,到203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80%。同时,以系统可靠性为重点,对多个变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这两个情景下,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成本最低、最适合规模化的非化石发电资源。在现有政策情景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容量符合中国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达到1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符合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达到50%和到2035年预期可达到60%的目标(见表1)。在清洁能源情景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容量在2025年接近实现当前的2030年目标,并在2030年达到19.94亿千瓦,到2035年达到30.69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到2030年提高到65%,到2035年达到80%。在这两种情景下,由于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对抽水蓄能水力发电的政策支持,储能容量均快速增长。 来源:伯克利实验室

资源

中国移动研究院:5G构筑智能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全球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数字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化向智能化阶段迈进 生产数字化发展阶段 生活数字化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资源

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球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

物联网作为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的新型基础设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物联网产业依靠创新和知识产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自 2021 年首次发布《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后,再次组织来自国家智库、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联合编写了《全球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2021-2022)》,全面分析了全球物联网知识产权活动全景和创新巨头图谱,重点分析了物联网十大关键技术和五大行业应用创新趋势,深入探讨了物联网专利投资、专利交易、专利转化以及专利标准融合运用等热点议题,并专题分析了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最新态势。 来源: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资源

虚拟电厂参与第三方辅助服务市场设计与实践-国网浙江

(一)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突破发展,2020年国家电网实现“三个突破”。 新能源新增装机突破1亿千瓦。累计装机4.5亿千瓦(风2.3、光2.2亿千瓦),圆满完成国家“十三五”装机目标。风、光最大出力均突破亿千瓦,达1.02和1.14亿千瓦。 新能源电量占比突破10%。全年新能源发电量5872亿千瓦时、发电占比达10.2%,国家电网全面进入新能源高占比时代,叠加电力电子设备高比例接入,“双高”特征愈发明显。 新能源利用率突破97%。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1%,实现自2017年以来的四连升,全面完成国家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利用率考核要求,“十三五”初的弃电问题的得到缓解。

资源

全球区块链产业图谱报告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的协同作用愈加明显。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全球区块链产业图谱报告》从区块链产业发展态势、相关政策、标准与专利、细分产业领域、投融资等维度对区块链产业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区块链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来源: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

资源

方形负压风机

方形负压风机

资源

2022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十四五”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在生产、生活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也不断增加,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面临着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线的国际环境。 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政策的扶持下,回收体系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和回收总值呈现上升趋势。再生资源产业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益,是国家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能缓解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减轻过度开发使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未来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仍将健康稳步快速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面系统地反映2021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整合各方资源,组织编写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全方位总结2021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特点和问题,系统梳理相关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希望《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2)》的发布能够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提供向导,为相关产业部门、决策部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资源

面向碳中和的国际低碳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1.研判趋势 研判双碳目标下的城市发展趋势。研究通过相关政策的研究,总结回顾历史进程,分析全球碳排放发展历程及国别差异,明确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和核心问题,立足国情和发展实际从而研判 四大趋势。一是供给供给侧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变 ;二是需求侧高度电气化;三是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普及化;四是实现高水平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2.最佳案例 分析全球最佳实践案例先进技术的应用,形成技术应用评估工具的研究基础。通过研究国内外和北京低碳技术应用现状和最佳实践案例。分析能源、建筑和交通等重点行业关键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与持续运维的手段,聚焦北京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研究北京最佳实践案例、前沿低碳技术以及绿色低碳理念,形成技术应用评估工具的研究基础。 3.技术筛选 盘点能源、建筑和交通领域面向碳中和的先进技术,形成面向碳中和技术的评估工具。为构建科学的面向碳中和技术应用评估工具,明确评估范围,从面向碳中和的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维度构建评价准则,应用专家打分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式,最终形成可供评估面向碳中和技术的工具。 4.应用场景 构建碳中和技术应用场景,展现碳达峰碳中和美好生活图景。为展示碳中和的未来场景,让社会各层面了解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意义,研究通过搭建技术应用场景,展现生活、工作、交通和游憩四大绿色低碳生活场景为目标,应用适宜低碳技术,对调研的内容进行遴选,并提出展示方式的建议,展现面向碳中和的未来生活图景。 来源:清华同衡、能源基金会

资源

新型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毕马威&中电联

大力发展储能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双碳”目标,建立新型电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本报告从储能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入手,对各种储能方式、全球和中国储能产业规模进 行了比较,进而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的商业模式、企业布局、行业投融资等进行了 深入分析,并对行业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来源:毕马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资源

浙商证券-汽车-走进机器人-图拆特斯拉Optimos.

本报告针对特斯拉2022年10月1日在其“AI Day 2022”发布的Tesla Bot(Optimus)进行细致分析研究,采用“一页原文,一页译文,一页解读”的形式展开报告,对Optimus的设计制造思路进行解读,对其中涉及的重要零部件与智能系统逐一拆解分析。 通过对Optimus的第一性分析,我们旨在展示“具身智能”落地实现的希望:特斯拉将其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多年经验移植到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中,极大地加速了Optimus的迭代速度;另一方面,特斯拉将“降本”思路贯穿设计始终,从材料选择到驱动器设计,大量“做减法”;特斯拉将电动车的FSD模块移植到机器人具身感知系统中,加速Optimus迈向“智能化”的步伐。 同时,通过对Optimus全身各系统的拆解分析,我们希望可以展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力矩传感器、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减速器、金属永磁材料等)的投资机会。 来源: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年)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 来源:中能传媒

  • 1
  • 5
  • 6
  • 7
  • 12989
前往

理工酷 - 工程师的技术圈子

每天 个免积分下载资料

已注册用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