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先对于手机的锂电池来说,确实需要担心过度充电,因为过度充电可能导致电池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情况发生,电池的性能也会显著降低和损坏。尤其对于锂电池来说,过充时由于电池内部产生大量气体,存在爆炸的隐患,而且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大,不易散热,过充时更易造成安全性问题。 所以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充电器都具有BMS电池管理系统,可以防止手机电池过充电,在手机充满电的时候就停止继续向手机充电了。 实际上,电池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恒流充电(CC)2.恒压充电(CV)。 当电池处于CC模式时,电压稳定增加至充电器/设备电路允许的最大值,电流保持恒定(参见写入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值)。电池达到最大电压限制后,充电器会将电压保持在该值(CV模式),随着单元两端的极化开始减小,电流值开始衰减。
有一种故障机制会受到过度充电的影响。那就是电解质的降解。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在电压较高时会发生一些降解反应。但是,由于电池在测试中不会在高压区域花费太长时间,因此这种降解反应的比例很小。然而,如果CV模式下充电时间太长,则电解质降解反应的量会增加。最初,这种故障模式根本不会表现在性能上。但是,当一定量的电解质发生降解时,会发生严重的电池故障。因此,好的器件将使用MOSFET来限制CV模式下充电的时间,但这同样取决于所使用的设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