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 圈子

7102 位酷友已加入

本圈子收集技术类研究报告、白皮书等资料,学术类、产业类的都可以,上传时请尽量注明研报的概述信息~加入圈子可以上传、下载资料,也可以使用提问来寻求资料或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站外链接~

关注推荐最新

热门标签

资源

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燃剂。云计算引发了软件开发部署模式的创新,成为示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加快推动云计算创新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过去一年,全球和我国云计算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云计算战略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提升。美国继“云优先”(Cloud First).“云敏捷”(Cloud Smart)之后,又出台多个战略文件。将云计算应用至相关领域,并明确提出通过云战略获取全球优势,以确保其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欧洲、亚洲等主要国家纷纷发布国家战略或计划,推动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布局,深度挖掘云计算产业价值。我国政策指引云计算应用创新,持续推动云计算与实体经济融合走深。 二是全球云计算市场稳定增长,我国保持快速发展。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增速19%,预计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较2021年增长40.91%。相比于全球19%的增速,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三是云计算产业环境日益激烈,新一轮竞争全面开启。全球各国将云计算看作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关键环节。云计算巨头厂商在全球化布局基础上,纷纷调整发展重心,并聚焦热点区域,热点领城和热点方向,试图在市场上抢得先机。 四是云计算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上云进程持续加深,企业需求逐步向用云转移、效率、性能、安全等成为用户关注点,应用现代化、一云多芯、平台工程,云成本优化、系统稳定性、云原生安全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满足用户多样性场景需求,助力产业教字化升级。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资源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12月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新时代新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历时近两年,围绕新能源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起草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5月转发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重点针对影响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性、要害性、实质性、核心性政策堵点、痛点、空白点,提出切实可行、具备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来源:《<实施方案>案例解读》编委会

资源

发电领域低碳转型新技术

一、能源电力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发电领域低碳转型技术 三、国家能源集团低碳转型实践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资源

风机碳足迹与低碳发展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环填问题也日益凸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退室气体,并产生退室效应,自工业革会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就不断增加,到2021年大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近420ppm,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珠气候交理的主要原因,随之也引发了海平面上升,投天气频现等重大环境问题。 为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全球近200个国家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签订了《巴黎协定》,曾在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题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基本按照1.5℃的温控目标在制定相关政策,承诺最晚于本世纪中叶完成国家居面“碳中和”计划,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地区提出拟在2050年前实现破中和:德国、瑞典等国家已将“碳中和”列入法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宣雪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也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

资源

数字技术赋能零碳城市建设白皮书

城市的运作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大量碳排放,使得大气CO2浓度上升了75%,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虽然城市面积仅占不到陆地面积的3%,但城市是碳排放最集中的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是指引我国未来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基本方向,要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构建“零碳”城市是必然要求,是落实“双碳”战略计划的基础环节,也是未来绿色发展科学规划的一部分。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数字李生城市联合创新实验室,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零碳城市建设,结合遥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字生,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基于遥感云服务平台、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汇集并整合城市各类基础设施数据,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及监测数据,深入分析“零碳”城市数字化建设内涵、城市碳排和固碳的评价方法、计算模型,突出城市规划管理优化降低碳排放和提升城市固碳能力,提出数据融合和因地制宜升级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为“零碳”城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零碳”城市的实践建设,为全国推广“零碳”城市提供实例,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达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和武汉大学

资源

电力行业边缘计算白皮书

数字化转型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作为一种数字化赋能技术,边缘计算受到电力行业广泛关注。边缘计算与AI、大数据、5G等ICT技术深度融合,满足电力行业全环节的实时性、智能化需求,赋能电力行业数字转型。 本白皮书以推进边缘计算在电力行业中发挥赋能作用、助力能源强国建设为目标,重点关注电力行业边缘计算的产业发展现状、参考架构、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发展趋势等,为边缘计算在电力行业中落地部署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算网融合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

资源

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3

回望2022年,能源安全、极端天气等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能源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在这一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幅实现了历史最高增幅,增量占到了全球新增电力的83%。海上风电发展抢眼,在促进经济增长、加强能源安全方面发挥愈发者重要的作用。 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8.8GW,成为继2021年创纪录的最大增量后的历史第二高位,继续维持总体增长势头,累计装机达到了64.3GW。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年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均位居首位。凭借英国、法国,荷兰的良好表现,欧洲市场紧随其后。此外、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也制定了更具维心的发展目标,加大对海上风电的投入和开发。 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海上风电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漂浮式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海上风电制氢等融合发展模式的推出,为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然而,面对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进度仍落后于设定目标,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亟待加大投资,也需要更加灵活、更具维心和合作精神的政策支撑,以确保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

资源

建筑近零碳升级白皮书

碳中和时代开启 1.1实现碳中和的决心与路径:建筑运营是减碳的决定领域 1.2发展近零碳建筑是城市建筑运营的主要方向 近零碳建筑的挑战 2.1我国近零碳建筑行业的现状 2.2调研目的与结论 建筑近零升级路径探索 3.1近零碳建筑的升级路径 3.2新能效管理系统 案例 4.1深圳福田安托山总部大厦园区 4.2深圳国际低碳城 4.3深圳市超大中心城区双碳顶设规划 未来展望 5.1科技创新是迈向净零碳建筑的最佳路径 5.2政策推动是迈向净零碳建筑的可靠保障 来源:IDC、华为

资源

5G电力行业虚拟专网关键技术研究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面对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分布式电源接入等多重挑战,亟待通过数字化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动力。5G作为国家数字经济承载底座,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石,能够提升大电网源网荷储互动能力、用户供需互动能力、传感信息采集能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5G与电力业务应用场景高度契合。增强移动宽带(eMBB)方面,5G网络技术的峰值速率、边缘速都较4G大幅提高,可满足电网高清视频、输配变智能巡检等大量数据传输需求。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言(uRLLC)方面,5G的通信时延比4G低一个数量级,提供99.999%的超高可靠性,为配网差动保护、请准负荷控制等调控业务应用创造了条件。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方面,5G网络容量更大,每平方公里支持连接100万个终端,能够满足电力物联网海量智能终端接入需求。 来源: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

资源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虚拟电厂实践

目录 虚拟电厂基础 国外虚拟电厂实践 国内虚拟电厂实践 虚拟电厂实践经验总结 虚拟电厂发展建议 来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源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保护控制的影响-国网江苏电科院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实现“双碳”的愿景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改委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发布,均强调要推动以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分布式电源就近开发消纳,实现多元清洁能源创新发展。 来源:国网江苏电科院

资源

清华大学:电力市场的原理、变革与关键问题

计划模式下,电网公司负责电能统购统销,预测全网年度用能需求,扣减预测的新能源发电量后,再基于政府拟定的规则,大致平均分配给所调度的各个电厂,得到各电厂的年度利用小时数。 计划模式的分配模式往往形成均衡的年度利用小时,高效机组的经济性与节能性难以发挥,牺牲了社会福利,增加了全社会生产成本。 均衡分配本质上是一种“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投资效率。 计划模式下,完成所分配的发电计划,将成为运行中的重要约束与目标,需通过逐日的分解执行确保完成,本质上,限制了系统运行中的优化空间。 以新能源消纳为例,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出现“大发”的情况时,为确保完成发电计划,新能源可能被迫“弃发”,从而影响消纳。 来源:清华大学

  • 1
  • 7
  • 8
  • 9
  • 3217
前往